「蕭醫師,吃益生菌對腸道真的有幫助嗎?」
「為什麼我益生菌吃了一段時間,還是有吃有效,沒吃就沒效了呢?」
「因為你只是把菌吃進去,但他們活不了,沒法形成完整的菌相。」每當看到他們臉上狐疑的表情,我都會講起同一個故事。
記得大學時候和女朋友約會,一回心血來潮走進寵物店。本想看看那些萌到出水的狗狗貓貓們,增添些許溫馨的約會氛圍,未料一進店卻被眼前「花團錦簇」的巨型水族箱所吸引。
「看!是Nemo耶!」她一向酷愛迪士尼卡通,在路上偶遇裡頭的「人物」,總會興奮地呼喊他們,絲毫不在意旁人的目光。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,果然看到一隻神似Nemo的小丑魚。斑斕的色彩襯著周圍的海葵、海藻和珊瑚,確實有海底總動員的氣勢。
「我們買一隻回家養怎麼樣?我小時候有養過鬥魚,定期丟飼料、換水就好,一點都不難。」我既天真又信誓旦旦地說。
「小丑魚是一種熱帶海水魚,必須和海葵養在一起才能存活喔···」聽到我們的對話,店員熱情地和我們分享關於小丑魚的基礎知識。包括怎麼開始養海葵、養水,幾週後觀察到怎樣的藻相和水色的變化時才可以把嬌貴的Nemo放進去等等。天呀!這那是在養魚,根本就是在打造整個生態系呀!複雜繁瑣的細節讓我聽得有些出神,但面對造物者湖光染翠、山嵐設色的巧妙安排,內心湧出一股深深的敬畏。
說到這你應該明白了,在腸道裡養好菌和養Nemo其實是一樣的。為了讓好菌可以活下來並成為優勢菌種,我們得投注更多資源在整個腸道菌相,也就是腸道生態系的打造。飲食的種類、作息的時間、心理的狀態、服用的藥物都會對腸道菌相產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,而非把它們吃進去就完事了。
益生菌可是Nemo,不是鬥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