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turn to site

中醫看什麼?

上週非常榮幸受台北市教育局的邀請,到桃源國小爲五年級的同學上中醫師職涯課程。

「大家看看這位同學,兩道黑眼圈在他白白淨淨的臉上顯得格外明顯,最近變天你應該常打噴嚏、流鼻水,吹到冷風、碰到冷水就會更嚴重對吧?」我彷彿算命仙似的。

「嗯…對。」弟弟有點不好意思地說,語畢全班一片譁然。

「那我呢?那我呢?」喧嘩聲此起彼伏。

「左邊那位穿綠色衣服的同學,大家看他的汗多到頭髮都濕了,人長得黑黑瘦瘦的。你是不是胃口超好,但都吃不胖呀?」我有求必應,再度鐵口直斷。弟弟點頭如搗蒜,班上再度鬧成一片。

用這樣帶有表演式的開場爭取小朋友們短暫的關注實在是不得已。事實上,我真正想和弟弟妹妹分享的是中醫注重體質差異、同病異治的概念。同病,我們假設前面兩位弟弟都為了青春痘的問題來看診。異治,指的是依著他們的個體差異給予不同的診斷和處方。過敏的弟弟對風敏感、遇冷發作暗示著表虛體寒,也許要考慮溫陽解表來治療;出汗吃不胖則是因爲體內有熱,消耗了機體能量所致,治療上根據患者排便的狀況選擇清熱或去實的處方才更加合理。

為了讓小朋友更有體感,還安排了脈診和腹診的體驗。看著這些小小中醫師們有模有樣地在同學身上胡亂按壓,雖然在體力上感到有些吃不消,心中卻無比飽滿而充實。在我們的正規教育中對中醫的認識是相對匱乏的,若是那天下午的講座能夠引發同學對中醫的好奇、興趣,甚至在若干年後走上中醫臨床的道路,將是我這個一日導遊的無上榮幸。

broken im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