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拜讀一位結構調整大師的新作,裡頭有個故事是這麽說的:
科學家做了個實驗,一位修定功夫很深的密宗喇嘛、一位禪宗行者和一位未修行的普通人,分別在頭部安上腦波探測器,藉以監測他們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。在三人靜坐一段時間後,科學家人為地製造一聲巨響,只見喇嘛氣定神閒,腦波沒有一絲異常的波動;禪宗行者和一般人一樣,彷彿受到了很大的驚嚇,腦波劇烈震盪著。待平復後,再次突然製造巨響,三人的腦波變化和前一次反應沒有顯著的分別。就這麼反覆幾次後,喇嘛依舊聞風不動;一般人隨著實驗次數的增加,腦波的反應一次比一次低;然而禪宗行者的反應卻始終如同第一次那樣,強烈而即時。
我的體驗是,臨診看病本就是一場修行。小時候覺得只要收集了很多鑰匙,就沒有打不開的門;現實卻是學了很多道理,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。花了好久的時間才意識到,自己不是受困在無盡恐懼的過去,就是焦慮著虛妄空洞的未來。
如同禪宗行者那般,開啟全然的感知,不預測、不評斷,一切如初聞、初見。終於明白是當下讓我們手下清明、內心敏感卻澄澈而透亮,是當下讓我們有了靜靜等待福至心靈的資本。
我不是這位大師的弟子,也不是結構調整醫師,卻仍被這則故事和背後的洞見與智慧深深觸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