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蕭醫師阿!我兒子他都長不高,班上座位越坐越前面了,你看看他缺什麼,好好幫他補一下。」只見陪診的媽媽氣急敗壞,皺著眉頭說著。
「好好好,讓我仔細瞧瞧。」我雙手搭上脈,一面端詳著弟弟的臉。今年14歲的他皮膚黝黑而有光澤,體型削瘦,面部骨骼輪廓明顯。額頭上多處痤瘡伴有油光,髮質偏硬捲曲易出油。兩手脈弦緊伴隨寸脈上浮,重按卻中空無力,右脈尤為明顯。
「吃很多但不會胖,排便都不太成形嗎?」弟弟對我點了點頭。
「臉上的痘痘長了又消,消了又長,最近嘴巴有破嗎?」弟弟直愣愣地看著我,又點了點頭。
「弟弟是脾胃出了問題。」我看出媽媽頭上冒出的黑人問號,一面解說一面在紙上塗塗畫畫。

中醫學稱「脾為後天之本」,我們吃進來的所有東西,都需要經過脾胃「腐熟」,轉化為營養精微,才能為身體所用,長高長肉。脾胃的概念很像煮飯煲湯用的爐台和鍋子,脾主運化出火力,胃主受納供容量,缺一不可。鍋子容量太小,食材根本裝不進來,臨床表現出食慾不振、吃一點就飽脹、打嗝噯氣,中醫稱為「胃不納」;爐台火力太弱、食物煮不熟,身體無法利用,臨床表現食量不小,但無法吸收,老是拉肚子,中醫叫「脾不運」。
「所以弟弟的情形是... 」
「火力太小!」話還沒說完,媽媽和弟弟同時搶答,讓我忍不住笑了笑接著說:
這個爐台的火力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,而是源於心臟的動能和熱透過血液循環而來,所謂「心火下移小腸」。上面的熱下不去,產生口瘡、痤瘡等「上熱」,膈下得不到下移的熱而有腹瀉等「下寒」。這段我們在之前講烏梅丸時有提到過。
「所以弟弟的處方,我不會選用一般的『轉骨方』,而是能夠清上、溫下、運中的腸胃藥。」見媽媽點了點頭,於是我處方半夏瀉心湯加茯苓、白朮、砂仁,並交代藥苦多擔待。七帖後排便成型、痘疹消、體重增加。
▍診療筆記
轉骨要看孩子的身體狀況,如果胃部吸收不了營養,就要先讓身體可以吸收,再來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