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半夜接到電話,說妹妹因為接連幾天腹瀉不止,在吞了多顆止瀉藥和打了止瀉針後,現在持續噁心、嘔吐、反胃、腹痛、無法吃飯、無法喝水,現在在急診室吊點滴補充營養。因為妹妹不願意上鼻胃管減壓,想問問我中醫有沒有什麼法子。
一到醫院先看了眼腹部X光。大量的腸氣卡在腸胃,將腸道撐得活像一截截的米其林寶寶,輪廓清晰可見。一進到病房,只看妹妹蜷縮著坐在病床上無法躺下,一躺就想吐。時不時的一陣乾嘔和喉嚨發出的咕嚕嚕氣泡聲此起彼落。
「現在到底是要內關心胸胃,還是要肚腹三里留呢?」我一面思索一面回想著出發前和阿銘師討論的內容。妹妹此刻粒米、滴水不進的現況,看來藥是鐵定吃不進去的了,只得從穴位著手。
面對腹部的問題如疼痛、壓痛、反胃、嘔吐等等,我們可以很粗略地假設筋膜的傷處不是在腹側(前)、就是在背側(後)。倘若疼痛和嘔吐的衝動能透過彎腰、牽就腹側筋膜而緩解,就代表傷處、緊繃處在腹側,能透過放鬆腹的側筋膜而緩解,也就是內關心胸胃;反之就是肚腹三里留。
依循這個簡單的邏輯,我將妹妹的手三心同面向外打開,從內關穴起以痛為腧,往上找到一個又一個痠麻的點,用手逐一推按、依序鬆解。妹妹乾嘔和反胃的衝動逐漸緩和了下來,神色也鮮活不少。
「我睏了,想要回家睡覺。」妹妹回過神來,主動要求出院回家。謝天謝地,大家都可以回去休息了!